1、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的统治时期有791年之久的。
2、周王朝分西周、东周两个阶段.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到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北方的犬戎人杀死,这是西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到公 元前256年秦国军队灭亡周朝,这是东周时期.虽然周王朝建立的确切时间目前史学 界还无法给出一个十分精确的答案,但是粗略估算前后历时791年左右.但周朝是个比较松散的分封制国家,后300年间基本是名存实亡。
3、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姓,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4、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
5、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生活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