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知识

专家详解纸螃蟹乱象 央视揭秘纸螃蟹套路

专家详解纸螃蟹乱象

震惊,近日专家发声详解纸螃蟹乱象的。

9月25日,上海市民刘女士向东方网·纵相新闻反映称一家名为“蟹民阁”品牌的蟹卡无法兑换提货,预约系统上显示“近37天没有可以发货的日期”。

第1天系统显示近37天“已约满”

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张蟹卡兑换券是朋友去年赠送的,她于去年11月份致电该公司要求提货,得到回复是预约已满,“我当时真的觉得是自己订晚了,想着这张卡3年有效期,2023年最后一年还可以提货。”

根据蟹卡提货小程序的提示,今年预约时间为9月25日至11月30日。9月25日,同样是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第一天,刘女士特意一早致电预约,“蟹卡上的‘400’电话无法拨通,预约小程序也显示近37天已约满。”

随后,她就这一情况向苏州12345热线反映,但对方称要7-15个工作日才会有回复,“我担心到时候已经超过提货期限了。”

此外,刘女士发现社交媒体上有数位消费者反映遇到了“蟹民阁”品牌大闸蟹无法兑换提货的问题,“这不是个例,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引起重视,保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

公司第2天安排发货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信息,记者发现提货系统下方的公司名为“苏州蟹民阁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官网,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公司地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休息旅游度假区。2022年10月,公司负责人、投资人、法定代表人均由袁春变更为姚金宝。

不过,该提货小程序所在的公众号名称却为“苏州蟹民阁蟹业有限公司”,认证主体也是苏州蟹民阁蟹业有限公司。

记者在天眼查官网发现,该公司最初成立名为青岛蟹民阁食品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变更为现用名。同时,公司地址由山东平度变更为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戴溇村。2022年11月,该公司投资人、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均由袁春变更为高宝新。

而苏州蟹民阁食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姚金宝恰为苏州蟹民阁蟹业有限公司的监事,上述两家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外,记者在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官网发现,苏州蟹民阁蟹业有限公司为协会的会员单位,商标为“蟹民阁”。

9月25日,东方网·纵相新闻联系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对方称会联系刘女士了解情况,“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帮消费者处理这个事情,让商家进行协调,然后尽快安排发货。”

昨天上午,刘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工作人员已联系她,安排尽快发货。

记者还联系了苏州蟹民阁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金宝,对方称最近的确遇到许多消费者兑换大闸蟹,但公司人手不足,每天只能发货1000至2000份大闸蟹,“不会跑路的,有几万份订单都得慢慢来。”

姚金宝称消费者若无法提货可以联系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如果因预约不上蟹卡即将过期,公司也会为消费者办理延期,“我们肯定本着诚信经营的态度做生意。”

“为什么阳澄湖大闸蟹刚开捕就显示预约已满?”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大闸蟹营销品牌联盟秘书长袁道亮接受东方网·纵相新闻采访时表示,“纸螃蟹”兑换提货难的问题并不鲜见,这与整个市场行情有关系。

“最近大闸蟹刚开捕,数量少,市场价格普遍高。尤其是3两、4两及以上的大规格、品质好的大闸蟹量更少,价格不菲。”袁道亮说,如果消费者这个时候提货,难兑换的原因是商家现在发货大概率是亏损的。”

另外,今年中秋节较晚,相对往年而言虽然品质好的大闸蟹更多一些,但这些大闸蟹往往被一些大品牌企业收去了。

袁道亮透露,商家一般会将系统设置为“预约已满”不让消费者提货,“有的网购平台的主播、客服还会用各种话术拖延消费者提货,比如这段时间大闸蟹还不够肥等。”袁道亮建议,市民如果自己食用,建议直接去家附近的菜市场、水产市场或者超市购买,“质量看得见摸得着,价格也透明。”

袁道亮还提示,蟹卡上的数字容易误导消费者。“一开始的确是价格,但商家发现很多人买提货卡都是送人的,中国人又喜欢吉利数字,所以之后就都是大家现在看到的888、1888这种代表大闸蟹规格、型号的数字。”

“行内一般来说蟹券上的数字打个3.5折到5折才是这份大闸蟹的参考价格。”袁道亮向记者举例,3两至4两的母蟹批发价在80-100元/斤,商家销售一只母蟹差不多在50元左右,10只市场价就在500元,“蟹卡差不多标1288、1888。”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些商户在蟹卡上随意标数字,例如型号只有“666”“888”“6666”“8888”等,“这体现了蟹卡如今主要是作为一种礼品在流通,中国人觉得数字吉利,送人体面的心理。”袁道亮说,无论数字如何标记,相应的蟹卡购买价格与实际的螃蟹质量是相应的。

“终究一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袁道亮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蟹券或者大闸蟹,“不仅可能吃得不开心,权益也会受到侵犯。”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李威杰律师接受东方网·纵相新闻采访时表示要根据出售蟹卡商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严重的或涉及诈骗。

第一,如果出售蟹卡之初,商家根本没有任何货源,甚至根本没想着发货,而是为了骗一笔钱跑路,涉嫌构成刑事犯罪中的诈骗罪。

第二,如果出售蟹卡时商家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没有能力去承接如此大需求的客户。而宣传中又有保证兑换的承诺,那么商家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涉嫌构成消费欺诈,将承担3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最后一种情况,如果商家正常经营出售蟹卡,不存在虚假承诺,只是因为经营能力有限无法兑换蟹卡,则应当退还预付款项,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以及消费者支付的合理费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明确,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央视揭秘纸螃蟹套路

作为时令水产品,大闸蟹销售时间短、不易保存,于是蟹券应运而生,成为实物的替代品。“先买券后兑换”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极大便利,但如今这种消费模式却逐渐变了味儿。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被称为“纸螃蟹”的蟹券已经成为一种“期货”产品,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循环套利,甚至利用霸王条款“空手套白狼”。商家是如何套路消费者的?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了“纸螃蟹”交易中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冒名顶替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9月发布公告称,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定于9月22日开捕上市。但是,在今年9月初,各种蟹卡卖家已经活跃起来,并声称这是“预售”。作为大闸蟹中的“明星”,阳澄湖大闸蟹身价比起其他产区的大闸蟹来高了许多,有时甚至能比北方产区的大闸蟹高出2倍以上。那么他们卖的是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吗?

9月27日,北青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卡”。除了一家阳澄湖食品旗舰店的商品外,排名前列的均被一家名为“蟹太太”的品牌占据。在其页面,该店宣称自己去年大闸蟹券在该平台销量第一。其目前店内均为各种蟹券,其销量排名靠前的一件商品名称为“现货特大10只大闸蟹鲜活螃蟹礼盒阳澄湖镇母蟹官方旗舰河蟹”。不过,北青报记者找遍该商品网页都没有见到一句对产地的描述。

对此,该店客服表示,蟹券兑换的实物蟹都是“从江苏各个湖区筛选的精品好蟹,并非全是阳澄湖或其流域的蟹”。而当被问及是否有阳澄湖的蟹卡时,该店客服表示没有。

北青报记者点击了排名前五十、名称中带有“阳澄湖”的大闸蟹蟹券商品,其中绝大多数商家均不能承诺可以提货的螃蟹一定产自阳澄湖。一些商家对此更是避而不答,只是称大闸蟹配有防伪锁扣。北青报记者发现,其展示的锁扣却并非阳澄湖的“原产地防伪扣”。原产地锁扣可以说是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份证”,其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区分阳澄湖大闸蟹与其他产区的大闸蟹。

陷阱二:“空转”蟹券

“收蟹卡,只收湖中之王2288”“高价收苏蟹阁蟹券蟹卡”“收蟹状元蟹卡”……打开部分二手电商平台,不难发现,一些收蟹卡的帖子上都逐一注明了只收某某品牌的蟹卡。北青报记者咨询了部分收蟹卡的用户,对方表示因“不好做”,所以不收其他家的卡。

此前,央视就曝光了关于蟹券“证券化”的套路:商家发行一张面额价值标称500元的蟹券,以400元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消费者;消费者想要将这张蟹券折现,便有专门的黄牛以250元的价格回收,同时黄牛再以300元的价格将蟹券回卖给了发行商家,商家再拿同一张蟹券二次销售。在整个利益链条中,作为商品的大闸蟹压根就没有“戏份”,消费者将蟹券折现后,回收商净赚50元,商家凭空挣得100元,而同一张蟹券还能再次使用,持续产生利益。

为了刺激销售,还有一些商家玩起文字游戏,现在每张大闸蟹礼券页面背后都印有一些数字,比如“1688”“1888”等,且每个组合都是8只装,让不少消费者误认为这是价格。但是商家的售价却只要几百元,最低的甚至只要188元,为标示“1888”的1/10,这样做是让消费者误以为捡了个便宜。据悉,这些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型”字,数字只代表不同的套餐类型,与价格没有关系。

对于这种大闸蟹空转的卖法,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倡导旗下200余家会员单位对售出之日起30日内、未激活提货的一次性兑付蟹卡(券),提供无理由退卡承诺服务。这是国内大闸蟹行业首次将一次性兑付蟹券(卡)纳入无理由退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陷阱三:一券在手一蟹难求

在众多蟹券商家的套路中,最深的陷阱莫过于蟹券在手却无法兑换大闸蟹,最终商家还跑路了。

“我去年买的蟹卡,去年10月底兑时,商家说因为疫情的影响蟹季提前结束了,今年再来兑,先是电话打不通,随后连电商平台上的商家都找不到了。”在黑猫平台,有消费者投诉苏州星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像这样的投诉在黑猫平台还有很多,涉及品牌有方祁、宿渔、渔舟唱晚等。

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一些业内人士称,部分商家可能手里没有蟹或者其超发了蟹券。当消费者要兑换时,会以各种借口“拖着”,直到把卡延到下一年。而后其就借着非蟹季的9个月中转移资金,关店跑路。说白了,这些不良商家就是玩“空手套白狼”。

此前,企查查App信息显示,苏州多家大闸蟹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包括苏州市瑞丰大闸蟹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阳澄湖苏吴大闸蟹有限公司等。列入原因均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做出决定机关为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除了“跑路”,还有一种套路就是“拖”字诀,一位消费者表示,他手里的蟹卡已经拿了3年,虽然商家说“永久有效”,但是第一年就因为需要公众号预定,永远“约满”直到当年蟹季结束。第二年虽然约上了,但商家和发货方有纠纷,一直无法配送,最后能送了,大闸蟹个头非常小,与卡上承诺的4两蟹根本不一致。最终,商家承诺补偿,并称蟹卡今年还可兑换。今年该消费者在进入蟹季第一时间就进行兑换,却又显示近一个月内预约“全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生活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