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知识

媒体:美国一边支持排海一边减少进口 美国媒体怎么报道中国

  媒体:美国一边支持排海一边减少进口

  可恶,近日媒体:美国一边支持排海一边减少进口的。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美国成为减少进口日本农林水产最多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减少的食品主产地都位于核污染水排放影响区域。虽然美国国务院曾在2021年9月撤销了对日本食品进口的限制,并且支持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但是从今年开始,美国却减少了对日本农林水产的进口。

  这一数据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市场对于核污染食品的担忧。小编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因为食品安全对于每个国家的民众都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福岛核事故的背景。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这次事故不仅对福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影响,也对周边地区的农林水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核污染的存在,许多国家对于从福岛及其周边地区进口的食品实施了限制,以确保民众的健康与安全。

  然而,在2021年9月,美国国务院撤销了对日本食品进口的限制,并支持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这被认为是对日本政府努力恢复农林水产产业的一种支持与认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开始,美国却减少了对日本农林水产的进口。

  这种变化引发了许多猜测和质疑。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美国消费者对于核污染食品的担忧增加,因此选择减少进口。尽管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支持,但是民众对于核污染食品的安全性仍存在疑虑。这种担忧可能导致了对于日本农林水产的减少进口。

  另一个解释是,美国市场供应链的调整和优化。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各国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进口策略。这可能是美国在考虑到其他因素后做出的决定,并不一定与核污染有直接关联。

  无论是哪种解释,这一数据的出现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继续加强核污染食品的监管和检测,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应该加强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管和检测,以确保民众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探讨了美国减少进口日本农林水产的背后原因,并强调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对读者们提供一些思考,并引发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

  美国媒体怎么报道中国

  没有硝烟的战场,把控国际舆论高地的西方媒体一般是怎么报道中国的呢?我们称之为“half-truth reporting”,直译成中文就是“一半事实报道”。

  也就是说外媒一般不直接撒谎,但绝对不是从不撒谎,最典型的比如那言之凿凿的伊拉克大规模洗衣粉事件,还有子虚乌有的中国货轮“银河号”事件等等。

  除了这些重大事件,日常生活中外媒最擅长的就是选择性的报道,通过一些精心放大的角度,刻意选择符合西方价值观预设立场的信息来传递观点,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思想。

  这是新闻报道吗?不,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舆论战!

  举个例子,之前有个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建设火电厂 ,文章先提了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减少碳排放的承诺,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谈中国依然在大力地建设火电站。言外之意就是讥讽中国政府其实在撒谎、不诚信。

  中国大力建设火电站是事实吗?是事实!

  但是西方媒体选择性“忘记”说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中国同时也在“建大压小”,大力地关小火电厂,淘汰大量效率低下的能源供应。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全球包括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生活用品,但目前人均碳排放量不及美国一半,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量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而美国不仅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祸首。而且现在,美国仍然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

  对比中国,我们现在不但火电的净增长远低于文章所描述的水平,火电的度电煤耗和排放也是下降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所以煤电在整体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其实是一直在下降。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一,中国建造了大量的太阳能和风电场。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供应链和销售规模上,中国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底拥有新能源汽车约678万辆,其中电动汽车约552万辆。

  2020年中国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到45%的目标,15年时间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生活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