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生活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关于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最新知识答案内容如下: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4月12日21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重大成果,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EAST装置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运行和我国自主建设运行聚变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耀眼的白光从山脉尽头升起……”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太空飞船核聚变发动机发出的光芒如同太阳。利用核聚变等技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成为真正的太空文明。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极其丰富,且排放无污染,如果能造一个“太阳”来发电,人类有望实现能源自由。

  但要造出能实用的“人造太阳”,需要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超过千秒的连续运行时间和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挑战极大。为此,全球科学家们已努力70多年。

  形如“巨炉”,一腔“热火”胸中涌。EAST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4月12日,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注视着实验成功后的数据

  4月12日晚,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2017年的101秒世界纪录,实验现场一片欢腾。

  “Shot:122254。”EAST控制大厅屏幕上的数字显示,这是历经十二万多次实验取得的成功。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4月12日,科研人员在EAST控制大厅庆祝实验成功

  据悉,EAST装置上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2000余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共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这次成功突破,离不开等离子体控制、加热、壁处理、先进诊断等技术提升和内真空室改善。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

  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人造太阳”是“核聚变反应装置”一种通俗的说法,之所以称它为人造太阳,是因为它的反应原理和太阳一样。而研究人造太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概括地说,可控核聚变是在模仿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目标是以极高的效率产生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根据目前的理论基础,有几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方式,托卡马克就是其中一种。位于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核聚变研究实验平台之一。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表示,此次EAST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

  A股市场上,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具备可控核聚变相关的技术。

  雪人股份在互动平台称,氦气压缩机作为大型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大科学装置低温环境的主要手段。可控核聚变领域如超导托克马克(人造小太阳)等多项大科学工程必须在液氦到超流氦温区环境下运行。公司拥有氦气压缩机产品。

  永鼎股份顺利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所用的高温超导带材前期测试评估工作,获得高温超导带材合同,其中首批超导带材已完成交货工作。

  高澜股份曾参与2019年全超导托卡马克试验装置“人造太阳”EAST中科院合肥科学岛低杂波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相关核物理实验室项目,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热管理产品。

  安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泰中科致力于可控核聚变用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可控聚变装置。

  国光电气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研制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为全球首台套达到核工业技术要求的产品;此外,公司研制的核工业聚变领域专用金属泵及阀门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4月12日收盘,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15.56%,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高澜股份、永鼎股份、航天晨光、东方钽业等涨幅超30%。

  估值水平来看,久立特材、中国核建、沃尔核材、厦门钨业、纽威股份等5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久立特材滚动市盈率12.09倍排在最低位置,该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专业生产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65.37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增长62.18%。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了2只社保基金组合,以及1家养老金组合。

  从业绩数据来看,按照年报、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超七成概念股2022年净利润为增长或扭亏状态。高澜股份净利润增速最高,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87亿元至3.15亿元,同比增长344.63% 至388.01%,主要系转让控股子公司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31%的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所致。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生活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